您所在位置: 信易+ >> 信易批 >> 新闻详情

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:“信易批”创新案例--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一码全通”实现“码上办事”

发布时间:2022-12-09 | 来源:信用中国(山东潍坊) | 专栏:信易+

​​济宁高新区为深入推进“信易+”应用,按照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》(国发〔2022〕5号)文件精神,高新区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智慧化、精准化、个性化需求,开展“信易批”信用便企应用,创新推出“一码通”系统,建立“一企一档”企业专属服务空间,通过“四个一”集成提速,破除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数据壁垒,畅通审管互动渠道,以数字赋能解决审批材料重复提交问题,做到审批数据全流程、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全区238个建设项目使用了“一码通专属码”,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方位“码上办事”,比传统审批服务时效提升了95.5%,展示了项目审批“高新速度”。

一是“一码集成”,实现系统数据汇聚。“一码通”系统集成了证件证照、政策法规、高新风采、业务指南、诚信履约等8大数据模块,项目立项后即可生成独一无二的“一码通专属码”。通过企业上传、部门录入、系统抓取,为企业建立“一企一档”项目数据库,在政务服务网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嵌入“一码通”模块,企业使用“一码通”可实现“码上办事”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32个事项、278个要素数据实现工程审批系统、电子证照系统、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。例如,山东济宁市地源置业有限公司在办理鸿广美郡小区项目时,通过“一码通”系统建立了企业专属服务空间,帮助企业免除后期向12个部门提交的35项材料。同时,智能匹配惠企政策和“跑小青”帮办代办专员,实现企业立项“码上办”“专人办”“集成办”,推动工程项目加快实现“无感智办”。

二是“一码审批”,提升项目服务效能。以“项目全覆盖、业务全流程、数据全归集”为基调,审批部门通过扫取企业“一码通专属码”,即可查询、提取所需证件证照及其他信息,企业由原来跑多个部门、重复提交材料转变为业务办理“零跑腿、不见面”、纸质材料“零提交”,全链条申报材料减少到97项,压减率26.61%。以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事项为例,原需提报立项、土地证明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、环保部门意见等文件资料,使用“一码通”后无需再次提供,提报材料由10件减少到5件,压减率50%。此外,在部分领域探索实施“无材料办理”,如企业办理供电报装,原需提供营业执照、法人代表身份证、不动产权证3项材料,使用“一码通”后全部无需提供,压减率100%。

三是“一码核查”,畅通审管互动渠道。以往,审批部门在核实是否给予企业提供绿色通道、容缺受理、专人服务等优惠措施,是否适用“告知承诺制”及失信限制时,需从13个部门多渠道查证,用时1天。现在,通过“一码通”诚信履约模块,可随时查询企业诚信履约情况,实现即时核实、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,实现及时查证办理,用时不到5分钟。例如,审批部门办理项目立项变更业务时,通过核查诚信履约情况,发现申请企业已列入告知承诺制“蓝黄红黑”黑名单,对新办理项目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制。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,通过“一码通”系统即可核实企业证件办理情况,无需企业提供纸质证件或电子证照,并将企业履约诚信情况推送至审批部门。目前,全区238个项目实现信用监管闭环管理。

四是“一码管理”,助力企业智慧办事。“一码通”系统的使用是创新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有效探索,市场主体、审批部门、监管部门可随时扫、随时查、随时传,实现了即时互动、即时互联、即时监督、即时共享,“一码”完成审批监管全流程。市场主体可在15个场景108个事项中授权多人使用“一码通”系统,知晓市场主体基本情况、证件信息、业务指南、审批手续办理进度等,实现在缔结民事合同、招标投标等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广泛应用。例如,山东济宁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理项目贷款业务,需向银行提供土地使用权证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,使用“一码通”系统后,项目融资部门可直接获取相关信息,大大提升了业务办理的智慧化、个性化、精准化水平。

信用中国(山东潍坊) | 2022-12-09
分享到微信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

请进行滑动验证

x